高送转预案,引来了大量投资者。
(二)能源配置全球化、网络化从总量上看,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远远超过人类社会全部能源需求,但分布并不均匀。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等体量较大市场,以及英国、印度、智利等新兴市场。
中国和日本凭借近两年最强劲的发展势头超越意大利排名二三位。从世界清洁能源资源分布来看,赤道及附近地区太阳能资源(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十分丰富,将成为全球能源开发的重要战略基地。从2004年全球1吉瓦的需求,到2015年全球57吉瓦的光伏装机需求,每年全球光伏市场的增速都超过了20%,这不仅超过了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规律,甚至超过了任何一种新能源形式的发展。4.发展光伏农业,把光伏发电、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观光旅游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如联合光伏推出众筹产品绿能宝系列。
截止2014年底,全球光伏总装机177GW。如和灵资本是我国第一个光伏电站产业基金,阿特斯、晶科、保利协鑫尝试推出资产支持证券(ABS)、YieldCo等金融创新产品和融资模式,联合光伏推出首个以光伏电站为投资方向的众筹产品绿能宝系列等等。说不定分拆到A股装壳算了。
然而电力行业却是局部过剩了。第五名应该是正泰吧,预计今年1.6+明年0.6GW应该能做到2.2GW了吧。关于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可再生能源也要讲究个供需。不知不觉中光伏装机又多了十几个GW,产能又扩了几十条线,制造业又开始赚钱,产能不再过剩。
目前光伏占总装机量的2-3%,而且主要都在西部。分布式客户的诚信程度再差都比政府好。
而且,自发自用分布式项目的政府补贴也是电网先贴给你的。协鑫系这几家上市公司玩得漂亮!注册制虽然出来了,A股的壳价估计三五年还跌不下来。而且,换一个角度来说,保险公司的商业逻辑是:个体通过理赔赚了保险公司的钱,保险公司却依然赚钱。做电站还是尽量往东部做吧。
在中国下半年一般都是比上半年并网量高,再加上明年美国市场注定火爆。组件价格约4元/瓦,其中天合、晶科等从硅片到电池片、组件均涉足的一线大厂大概有25%的毛利,也就是一块钱,而且,还不包含折旧这三家公司都能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其各自的技术团队也值得关注。赛昂电力(Silevo)做为技术派代表,虽然革新了晶硅光伏技术,但由于性价比及资金支撑的原因,最终因融资不畅而出售给Solarcity,在新东家的支撑下,Silevo在美国开启了GW级工厂的建设。
IHS分析师金凤回顾过去光伏历史的几次光伏产能增长历史,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电池、组件产能增加是在2011年,但很快就迎来了2012年市场需求增速下滑的一年。协鑫集成是协鑫集团重组超日太阳能后的新平台,除了超日已有的组件产能外,协鑫集成还纳入了江苏东晟的1GW普通电池、组件产能及张家港其辰的3GW高效电池、组件产能。
根据2014年中国出货量前十的组件企业排名,后两位的中利腾晖及航天机电在当年销售量分别为704MW及805MW(数据来自相关财报披露)。这对于三家新面孔来说,他们崭新的设备和更贴近领先水平的技术也为他们带来的优势,现在的设备不仅技术更先进,价格比数年前也更便宜,金凤认为,这三家新品牌跟过去的一些新品牌有不同的意义,他们的母公司本身就已经在光伏行业扎根多年,并且有进入电池、组件环节的强大动力。
一期的500MW电池和600MW组件花费了10亿左右。乐叶光伏背后是从事单晶硅材料超过15年的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基股份)。2016年,乐叶光伏2015年已经将单晶组件在中国的出货量推至历史新高,为其2016年超过3GW的单晶组件产能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晋能科技的二期将完成,目标是1.1GW级的电池和组件,此外,更高效的电池生产线也在筹备中;协鑫集成虽然暂时不会扩产其从超日太阳能收购来的电池生产线,但明年4GW的组件制造能力及市场开拓业绩将随时为其电池片的业务拓展提供支撑。而乐叶光伏、晋能科技则做好了满足领跑者效率的组件储备。这三家企业的母公司的资金都很充足,购置设备和搭建好的团队自然不成问题;其中乐叶光伏和协鑫集成有供应链的保障,晋能科技和协鑫集成有其下游相关电站投资的订单做基础,国企和上市公司背景又分别是他们的背书。距离20072009年的第一波大规模产能增加已经过去了6年,距离2011年的产能扩张也过去4年时间,那时的设备至今也等待新的升级。
目前,乐叶光伏在隆基股份控股后将在2015年年底陆续扩张至2.5GW单晶组件产能,晋能科技的文水工厂拥有660MW电池和770MW组件产能,江苏东晟和张家港其辰在注入协鑫集成后,产能达到4GW。晋能科技、乐叶光伏、协鑫集成在成立或重组一年后就能在知名度及业绩上引人注目,在晋能科技市场总监谯凯看来,他们都具备了三个要素,第一,需要雄厚的资本进入;第二,有很高的技术水准;第三,市场有余量空间。
晋能科技的组件订单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母公司。机会并不多2015年组件需求旺盛,一、二线企业普遍满产,但并不意味新的机会到来。
电池和组件的创业型公司将会比较困难,曾在SEMI(国际半导体协会)工作数年的谯凯感叹道,这在半导体和光伏制造业中都面临相似的难题。拥有二十多年光伏研发经验的杨立友在离开正泰太阳能后将重心从薄膜转移至晶硅,其总工则来自中国两家国家级光伏实验室之一的拥有者英利;乐叶光伏在纳入隆基股份的版图后,吸引了来自国内顶尖的电池组件技术人才加盟,使得乐叶光伏快速具备一线电池组件企业的技术基础;协鑫集成主管组件制造的副总裁郑加镇此前先后在光伏设备企业及赛维LDK的组件企业做过高管。
谯锴在跟大量客户沟通后感触到,虽然市场空间比较大,2015下半年产线全都排满了,但从销售角度看,产品的技术交流是获得订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晋能科技背后是山西最大的国有企业晋能集团,这家2013年由原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与山西国际电力集团重整合并成立的新国企早在2009年就涉足光伏电站业务,目前累计建成近150MW光伏电站,并有上百兆瓦项目处于筹备或建设阶段。晋能集团成立后便迅速决策涉足组件业务,通过其子公司晋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在2013年12月成立孙公司、2014年3月开工建厂并在当年10月建成投产。在光伏行业,全球出货TOP10名单一直以来比较稳定,即便如此,一些组件新品牌正用2015年出货量刷出存在感,在全球持续增加的光伏装机量趋势下,这些新品牌正凭借各自的优势走在通往一线行列的路上。
隆基股份给予乐叶光伏的是单晶技术的积累以及单晶硅片的供应,使得乐叶光伏单晶组件拥有与多晶组件更高的性价比;晋能科技从晋能集团获得的是充足的财力以及国企的背书;协鑫集成从协鑫集团获得的不仅是完善的人才团队、25年行业经验,协鑫集团不同子公司间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也为协鑫集成带来运营上的保障。隆基股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单晶硅材料供应商,其单晶硅片产能达到3GW。
虽然2015年光伏市场容量比前一年有超过20%的增长,但这三家新进入者已经距离TOP10的门槛不太远了。一年过去了,2015年里,晋能科技组件出货量超过600MW;乐叶光伏组件销售超过900MW;协鑫集成组件出货量超过2GW。
在绝大多数组件企业只能有30%甚至更低的比例满足领跑者效率的情况下,乐叶光伏和晋能科技的产能分别有90%和70%以上。Bloomberg分析师王潇婷表示,不管母公司的支持有多大,要想进入中国的TOP10,还是要在市场上的公开竞争。
部分在2011年着手涉足光伏并在2012年投产的新公司就比较倒霉,2012年以后也陆续会有一些新企业成立,但目前看没有出现拔尖的公司。新面孔背后的老品牌虽然三家新面孔在2015年的发展势头迅猛,这都离不开其母公司的支持。通过先进技术成为领跑者2015年9月23日,大同领跑者示范基地的12个项目举行了集中开工仪式,合格组件的采购成为各家遇到的难题。综合三家的母公司及兄弟公司的业务,不难发现,其母公司在光伏相关领域都已经建立一定的基础。
2014年10月,隆基股份以4609.55万人民币完成收购成立于2007年的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85%股份,涉足电池片及组件业务。相比之下,虽然隆基股份也在涉足电站,但其规模对于乐叶光伏的GW级出货量来说占比非常少。
随后隆基股份注资进一步扩大生产线,2015年底将组件产能提升至1.5GW。在她看来,未来如果没有强大的背景,出现一个全新的公司,生存的机会和难度都要经受考验。
领跑者计划成为了这几家新闯入者的兴奋剂。追赶TOP10的新面孔2014年9月30日,晋能科技第一块量产光伏组件在山西文水被生产出来;11月,被隆基股份收购的浙江乐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市场上;GCL的logo在2014年首次印在组件背板上。